米乐yy体育官网中文版:山东铝业有限公司 实施“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

来源:米乐yy体育官网中文版    发布时间:2025-09-12 09:08:29

易游yy体育平台:

  山东铝业有限公司位于齐国故都、鲁中商城──山东省淄博市。北枕滔滔黄河,南依巍巍泰山,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贯穿东西,青岛、烟台等国际港口近在咫尺,与省会济南相距百里,地理位置优越,文化渊源深厚,交通便利,是由原山东铝业有限公司经过两次资产重组而成。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0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旗下控股子公司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山东铝业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材、氯碱、铝型材生产与销售、职业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型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企业总资产35亿元,员工1300余人。基本的产品产能:水泥240万吨、烧碱15万吨、液氯13.5万吨、职业教育1.3万人、工装20万套、饮用水220万桶。主要生产单位: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山铝”牌水泥大范围的应用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青岛国际新机场、青岛跨海大桥等重点工程,连续多年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氯碱厂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中国铝业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是中国氯碱协会理事单位,山东省氯碱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职业教育方面,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与五〇一厂业余工学院。2004年7月,经批准成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7月,中铝职教集团在学院挂牌成立。山铝职业学院是我国铝行业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行业试点院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也是山东省首家设立互联网学院的高职院校、山东省“金蓝领”培训基地和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为中铝党校、中铝大学培训提供场所服务。

  宏观层面,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家格外的重视各类企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1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在《2021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白准确地提出:鼓励行业企业组织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带领企业通过开展对标、对表,系统识别和改进质量管理中的短板,不断的提高全要素对标管理创新管理有效性与成熟度,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从合规走向卓越。

  在微观层面,许多企业加大了质量提升行动的步伐,开始探索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提升之路。开展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是企业自身质量管理提升的客观需求,是推动企业全要素对标管理创新管理从合规向优秀和卓越进阶的有力工具,慢慢的受到广大企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面对日益加剧的公司竞争环境和高水平发展的要求,山东铝业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于2000年4月提出基于公司发展的策略和方针目标,引入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驱动公司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改进与创新,促进企业从合规走向优秀和卓越。并明确对标原则:

  第一,全要素原则:党建引领,穿透科技、投资、生产、营销、运营等价值创造维度,对标一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技术提升、降低消耗费用、节约采购成本、销售创效、合理运营筹划、政策争取等全要素降本增效,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

  第二,全员协同原则:全方位调动“生产、人力、管理”三大降本,“投资、科技、市场”三大增效动能,各部门、各单位全员协同参与,建立对标工作责任制,上下合力,全方面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第三,先进性原则:存量资产要对标国内一流;增量资产要树立“革命性、颠覆性、脱胎换骨”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战略规划、项目设计、设备选型等要对标国际一流;投资评价要增加核心竞争力指标,确保项目的先进性、可持续。

  第四,持续性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标管理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创新和优化过程,要在不断循环提升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五,分区、分级施策原则:横向分区:“四大战区”,一是存量优化指标,不吃老本再立新功;二是增量脱胎换骨,项目技术创新;三是管理提升效率,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四是全员强身健体,优化“三类”员工,提升劳动生产率。纵向分级:建立公司、部门和分厂、工区和班组三个层级对标指标体系,有序、深入、扎实开展对标工作。

  第六,包保服务原则:建立公司级领导对主体单位、主要部门对辅助单位的包保服务责任制,“全局一盘棋”,齐心协力,保障各单位实现工作目标。

  山东铝业将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作为公司的一项战略决策推出后,按照“建章立制搭平台、导入培训创氛围、遵循立标、追标、站标层层递进”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从公司高管、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和各单位、各部门熟悉管理流程和业务的骨干,三个层面组成的专业化团队。强化领导协调决策、专业团队实施推进、配套评价激励机制、持续优化改进机制等,有序推进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

  为强化组织保证,企业成立了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推进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提供资源保障。

  1.成立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推进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全部挂帅,主要负责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负责管理改进和提升措施落地的资源配置、组织协调、激励导向,及评价工作的统领、指挥工作。

  2.明确实施工作小组由各单位、部门一把手负责,负责组织并且开展本单位、部门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整体策划、制定实施方案、推进计划、评价准则,组织并且开展培训,推动相关工作落地。

  3.配套出台了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改进专项考评激励机制。公司每年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对公司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和输出的管理改进建议进行通报,对参与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工作的骨干给予专项奖励,鼓励全体员工热情参加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工作。

  1.根据业务需要和知识结构,细分培训内容,针对不同人员构建分层培训方式,全方面覆盖高层领导、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生产操作人员,培训内容涉及生产、运营、财务、科技、投资、营销等相关知识,使公司各层次相关领导、基层骨干人员掌握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工作的意义、框架、标准、评分方法,为公司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充分利用公司报纸、电视、新山铝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公司开展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理念,积极营造推进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追求卓越质量的工作氛围,使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深入人心。

  2020年4月,山东铝业召开会议,下发了《全要素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为支撑,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降本增效为重点,全面实践标杆企业的优秀方法和经验,达到提升公司经济运行质量、生产效率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为目的”的全要素对标指导思想,明确了对标目标,真正开始启动了全要素对标管理创新管理工作。

  2024年山东铝业按照中铝股份对标六步法要求,坚决推行全要素、全流程、分工序对标,建立了公司、分厂、工序、三级67项全要素对标体系,实施周督办、月小结、季度总结,及时有效地发现与目标的差距,督促指导各工序认真分析差距原因,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责任到人,逐步提升运营质量,确保完成全要素指标目标。

  1.领导重视:领导重视是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的先决条件。公司高层领导高度认可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理念,主导制定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规划及方案,热情参加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培训学习,各单位、各部门的一把手也对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工作给予资源支持,以保证评价工作的最终落实。

  2.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的基础。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得以实施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在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各阶段活动开展过程中,公司广大员工热情参加。如氯碱厂聚焦五个专项行动,积极面对严峻市场经营形势,群策群力、发动全员参与全要素对标工作,全面梳理关键指标要素9项。在全要素对标工作过程中,氯碱厂从始至终坚持目标导向、预算引领,日分析、周跟踪、月通报。其中在与滨化化工对标过程中,生产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带领科室、工区、班组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学习交流。2023年滨化化工二次盐水中的二氧化硅指标为1180ppb,氯碱厂二次盐水中的二氧化硅指标为1514ppb,差距334ppb;2024年滨化化工二次盐水中的二氧化硅指标为765ppb,氯碱厂二次盐水中的二氧化硅指标为1032ppb,差距267ppb,差距缩小20.06%;2025年滨化化工二次盐水中的二氧化硅指标为692ppb,氯碱厂二次盐水中的二氧化硅指标为776ppb,差距84ppb,差距缩小68.54%。

  3.人才育成:人才育成是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的主体。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评价人员熟练掌握全要素对标管理创新管理标准要求和评价要求,为此,公司针对各层次人员开展了分层分类培训,针对每类人才,制定了相应的发展通道及奖惩制度。

  4.结果导向:结果导向是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的关键。企业是需要盈利生存的组织,不能为了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而做评价,财务指标是对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管理下的企业绩效水平的最直接、最让人信服的评价。公司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业务部门,每年由财务专员对各项目标达成情况做专项评估。

  5.机制牵引:机制牵引是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的动力。为探索出一套符合山东铝业实际的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不断将已有的管理模式沉淀和制度化。

  目前山东铝业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经验已步入成熟期。随着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持续开展,其在推广过程中要注意:对内要深挖,慢慢地加强对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方法的认识和运用程度,提升运用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的能力;对外要延伸,让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不仅仅适用于山东铝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适用于推广到全集团及整个行业产业链协同与共享,让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走向更多需要的企业。

  公司自推行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以来,产品质量管理上的水准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稳定提升。

  1.近几年,实施了战略性产品结构调整,财务指标持续向好,山东铝业严格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法经营、组织生产、依法纳税。优化经济运行管控,实现降本增利。

  质量安全:高品质氧化铝替代国外进口,实现零的突破,精细氧化铝系列新产品在持续打造行业标杆产品的同时,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地推进低碳计划,构建绿色产业生态。完成淄博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申报,搭建赤泥综合利用平台。加大赤泥利用市场开拓,提升赤泥利用量。获得《一种拜耳法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和《一种钠硅渣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两项发明专利。《拜耳法赤泥复合链调控和成PAC关键技术产业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三等奖。

  山东铝业通过开展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对公司生产经营各方面管理亮点和系统风险进行了全面总结提炼和评估,为公司管理体系改进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已累计提炼出全要素对标管理创新管理亮点17项,形成经典案例3项,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分享和推广。

  另外,通过分享和推广全要素对标创新管理模式过程中总结出亮点和最佳实践活动,完成了各类质量奖项申奖创奖工作,2023年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组织、全国有色行业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质量标杆、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山东省第三届优秀文化成果山东省质量标杆等荣誉称号。2024年企业先后获得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中国精细氧化铝行业优质企业、中国铝产业2024竞争力企业等荣誉称号;

  案例参与创造人:秦念勇、张任、刘潮滢、刘延涛、李红、马亮芝、王刚、司泽桦、呙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